近年來,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構想、橋頭堡戰略、周邊外交策略等政策措施指引下,昆明市外事僑務工作重要性不斷凸顯,在此條件下,昆明市提出了建設國際知名旅游城市、區域化國際城市的戰略目標。為適應新形勢下外事僑務工作的需要,昆明市人大常委會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外事華僑工作委員會,編制4人,設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在原有民族宗教華僑工作委員會承擔僑務工作的基礎上,將外事華僑工作職能單列出來成立專門工作委員會,進一步強化了昆明市人大在外事華僑工作方面的職能作用。
外僑委成立三年多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領導下,在省人大外僑委的指導幫助下,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結合人大職能,認真做好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人事任免等方面工作;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拓展對外議會交往,做好與駐昆總領事館,外國駐昆機構及各類國際友人的聯系工作;通過對僑法執法檢查、實地調研僑企等,在凝聚僑心、維護僑益、發揮僑力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有針對性地組織代表活動,不斷擴大代表的國際視野,提高涉外、涉僑工作能力。
一、 開展工作情況
(一)強化人大監督職能,推動全市涉外涉僑工作。近年來,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加強對外事僑務工作的監督力度,切實推動了涉外涉僑工作的發展。2013年5月,常委會組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及國務院、云南省實施辦法的執法檢查,在全面檢查“一法兩辦法”貫徹落實情況的基礎上,重點檢查散居貧困歸僑僑眷的幫扶與救助、資金支持、社會保障等情況。2014年4月,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并審議了市政府《關于外事僑務工作服務區域性國際城市建設的專項工作報告》。通過充分做好監督工作,保障國家、省、市涉僑、涉外的法律法規得到全面正確落實,同時支持促進了政府涉僑、涉外工作的開展,使全市各級政府部門進一步提高了對涉僑、涉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促進依法行政,并幫助各級政府部門查找到了工作上的不足和改進方向,促進我市外僑工作全面發展。
(二)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規范全市涉外涉僑工作。依法認真審議昆明市涉外、涉僑的重大事項。隨著昆明市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尤其是周邊外交工作的需要, 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外事僑務工作服務區域性國際城市建設的意見》,對昆明市對外締結國際友好城市提出新的要求。按照“繼續擴大結好對象,重點發展周邊國家”的工作思路,昆明市加大了締結友城工作力度,締結友城也成了市人大常委會審議較多的涉外重大事項。根據區位分布、經濟互補性、國際政治、人文往來等因素,本屆市人大常委會先后審議并通過了我市與尼泊爾博克拉市、加拿大本拿比市、土耳其安塔利亞市、印度尼西亞日惹市、馬來西亞古晉南市、法國格拉斯市等建立友好城市關系的議案,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友好城市工作的發展。目前,我市正式締結國際友城19對,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5,西部排名第2,結好國家遍及五大洲,與東南亞、南亞城市結好9對,居全國第一,符合國家總體外交和周邊外交戰略,契合我市區域性國際城市建設的需要。
(三)加強地方性立法研究,完善涉外涉僑法制保障。作為立法機關,研究立法是專工委的重要工作之一。針對外事僑務工作的特點,對于立法工作,我們奉行審慎務實的原則。認真審視全市涉外涉僑工作,查找其有待進一步規范的方面,并按照上位法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上位法無規定由政府制定辦法先行試點,待時機成熟再行立法的原則處理立法工作。針對我市過去在授予外國友好人士榮譽市民工作中存在無法可依,操作不規范的實際,為進一步規范我市對“榮譽市民”授予和管理的工作,充分發揮榮譽市民在新昆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昆明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了制定我市榮譽市民管理辦法的建議,明確規定榮譽市民的授予條件、授予程序、權利義務和管理職能等,交由市政府研究處理。目前已由市外僑辦牽頭制定該辦法,待該辦法制定完成并試行后,昆明市人大再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適時啟動立法程序,制定地方性法規。
(四)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在認真完成各項工作的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對深入開展涉外涉僑方面工作不斷進行思考,開展了一系列的課題研究和調研工作。近年來先后完成《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對外交往對策研究》、《昆明市人大常委會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地方議會機構開展交往的對策研究》、《昆明市加強海外人才引進的對策研究》等決策咨詢研究報告,為提高人大對外交往實效提供決策參考。此外,經常性深入企業、街道、社區、相關部門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并形成相應的調查報告,為開展好工作打好基礎。一是針對近年來在昆居留的外籍人員數量日益增大的新局面,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對在昆的外籍人員出入境及居留情況進行調研,詳細了解外國人入境及居留情況,以及外國人在昆成立組織、開展活動等情況。二是深入云南省嘉華食品有限公司、亨德森教育集團和華海集團等僑企,對僑資企業權益保護情況進行了調研。三是對退休歸僑職工補足退休金規定執行情況聯合市涉僑單位、市人社局等政府職能部門進行了調研。四是開展昆明市友好城市工作情況調研。
(五)做好議會交流工作,拓展對外交往渠道。近年來,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加大對外議會交往。一是繼續保持并發展和曼谷市議會的友好議會關系,深入開展在青少年、教育等領域內的實質性交往。2013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楊遠翔主任與到訪的曼谷議會皮帕特·拉普那塔納議長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友好合作關系的協議》,在多年來友好交往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兩市相關部門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開展青少年、企業、公共機構和市民團體或協會的交流活動。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新一輪友好合作關系的開始,以及雙方合作領域的擴大、交流層次的提升。二是積極做好外國議會代表團來訪接待工作。近年來市人大先后接待了老撾國會、越南峴港市、韓國全州市、韓國首爾特別市江西區等國家或城市議會代表團到訪。通過交流,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和友誼。三是加強市人大與國際友好城市議會間的交流與合作。2013年以常委會副主任田翎為團長的昆明市人大代表團前往瑞士蘇黎世、芬蘭于韋斯屈萊市進行友好訪問,與兩市議會議長及議員進行了深入交流;旁聽了蘇黎世議會會議;拜會了于韋斯屈萊市政府等。通過對國際友城的訪問和與當地議會的交往,切實增進我市與國際友城間的實質性交往,為在更寬領域內開展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基礎。四是充分挖掘,發揮海外知名人士的作用,積極爭取與國外城市議會建立友好關系,委托美國夏洛特華美協會會長、美國夏洛特大西南同鄉會會長李勐,馬來西亞檳城市孫中山協會會長、海南會館主席林秋雅女士等海外知名人士,為昆明市人大與相應的城市及議會建立友好關系牽線搭橋。
(六)加強溝通與協調,聯系駐昆外國機構和人員。堅持每年定期走訪東南亞、南亞國家駐昆總領事館,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同時,邀請駐昆總領事館官員開展活動,先后參觀了昆明醫科大學對外交流學院、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晨農集團公司等,增進了駐昆領事館對昆明市經濟、社會、教育、文化、衛生等各個方面的了解。加強與澳洲貿易委員會等外國駐昆機構的聯系,積極參加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在昆組織的“澳洲商品展”、“澳洲紅酒推介會”等活動。邀請在昆工作學習生活的外國人舉行座談會,并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了解他們在昆明市的生活滿意度及意見建議。
(七)創新代表活動方式,提高代表對涉外涉僑工作認識。為進一步提升人大代表的國際視野,增加對涉外涉僑工作的了解,大膽創新代表活動方式,組織外事華僑專業代表小組與駐昆總領事館官員、駐昆外國機構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并前往在昆外資僑資企業調研等。通過形式多樣的代表活動,增加了代表對外事活動的參與和實踐,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使代表對外事紀律和涉外禮儀有了具體的認識,為進一步履行代表職責,充分發揮外事華僑專業代表特長打好基礎。
(八)依法維權護僑,為僑排憂解難。與市僑聯聯合召開“市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2011年案件通報研究會”。對昆明市華僑汽車服務部申請執行案、昆明皇廷飯店有限公司關上鎮100號地塊土地證用地性質和建設規劃不一致案、昆明虹橋旅行社訴市僑聯委托合同糾紛案等涉僑案件進行了通報和分析研究,提出了依法處理案件的意見和建議。多方協調,為僑企投資創造條件。經過多次調研,深入了解情況后,外僑委與城環委共同研究協調,為昆明皇廷飯店有限公司解決了關上鎮100號地塊土地證用地性質和建設規劃不一致的問題;為愛因森、亨德森、云南省經貿外事職業學院等僑企的擴大發展用地工作多方聯系協調,為僑企排憂解難做了大量工作。
(九)積極完成上級人大交辦任務,加強橫向縱向溝通聯系??v向方面,認真完成省人大交辦或要求協助完成的各類調研、視察、執法檢查、會議等任務。2011年,以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梁國揚為團長的視察團,對我市《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的執行情況、《勞動合同法》的貫徹情況、兩岸農業合作及臺灣農民在大陸創業情況、臺資企業產業升級和向中西部轉移的情況進行視察調研。昆明市人大從工作方案制作、視察線路、參觀地點、行程安排等均做了認真細致的安排,確保了全國人大代表對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及芊卉花卉公司、駐昆臺資企業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三家涉臺企業的視察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得到了全國人大和省人大領導的充分肯定。橫向方面,與其他州市外僑委積極聯系,加強溝通,學習借鑒工作方法,分享工作資源,并與市級“涉僑、涉外、涉臺”部門的加強聯系。積極參與并組織每季度召開的昆明市“涉僑、涉外、涉臺”工作聯系會,及時掌握市級“三涉”部門的工作動態,開展相關工作;同時,借助聯系會議制度,整合資源,推動形成昆明市的“大外事”、“大僑務”的工作格局。
二、 取得經驗
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我市人大的外事僑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展人大外事僑務工作必須緊扣地方人大的職能。地方人大履行外事僑務職能必須圍繞人大法定職責,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同時,緊扣外事僑務的職能職責,結合昆明市的實際,責無旁貸做好相關工作,才能做到不錯位、不越位、不缺位,打牢立足之基。
(二)應緊抓開展議會交往這個抓手。近年來、國家對議會交往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升。昆明市作為云南省的省會城市,具有輻射東南亞、南亞的區位優勢。人大常委會應該利用中心城市的作用,發揮議會外交的優勢,開展議會交往,推動社會、文化、教育、科技多領域的交往合作,助推昆明市的發展,服務區域化國際城市建設。
(三)應堅持依法做好維權護僑工作。人大常委會代表人民,而歸僑僑眷,又是外僑委所要重點代表的人民群體。因此應時刻把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放在工作的重點,真正讓歸僑僑眷感受到家的溫暖。
(四)必須緊緊依靠上級人大的指導幫助。人大常委會的工作講究法定性和程序性,外事工作無小事,市級人大外事僑務部門在開展工作中,得到了上級人大外事華僑工作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學習到了很多很好的工作經驗和做法,才使得工作在短時間內得以順利開展。
三、 意見建議
(一)希望能加強對涉外、涉僑、涉臺立法工作的指導。由于涉外、涉僑、涉臺工作性質相對特殊,層面相對較高,市民對這塊工作的關注度和呼聲相對較低,相關的政府部門立法意愿也相對欠積極。因此市級人大外僑委在這塊工作中的經驗相對欠缺,視野不夠寬,思考不夠深入。希望省人大能加強對這方面工作的指導,可能的話,能邀請州市人大外僑委參與省級層面的立法工作,起到跟班學習的作用。
(二)希望能推動省級相關部門加大對昆明市外僑工作的支持力度。近年來,昆明市在涉外、涉僑工作方面面臨一些新形勢、新問題,希望能得到省級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在出入境管理,在昆外國人、外國機構、非政府組織等的服務和管理,外國專家聘用,外國人就業等方面,希望省級相關部門加強指導,并出臺更加靈活的政策措施,在保障可控性的同時適當增強政策的靈活性,賦予市級相關部門相應的管理權限。
(三)希望能舉辦系統性較強的培訓班。人大外事、僑務工作對于州市一級來說是較新的工作,還處于摸索階段。希望省人大能針對這方面工作舉辦具有一定系統性和時效性的培訓班。針對人大外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工作范疇,安排一系列課題和講座,邀請上級人大、專家學者進行指導和講座,或組織安排到相關的機構或大學等參加學習培訓。
(四)希望幫助加強縱向橫向溝通聯系。希望省人大多為州市人大間加強溝通聯系,兄弟省市間開展溝通聯系,州市人大和上級人大間開展溝通聯系創造渠道和平臺,拓寬信息渠道,拓展思路。